土壤种类对冬虫夏草的影响

在我国,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草甸土地带,这是由于冬虫夏草的寄主蝙蝠蛾主要就分布在高原原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中。冬虫夏草生活的场所,除少数发生在腐木或枝叶上外,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土壤表层的浅土层的腐殖层较厚处,土壤一般呈细粒状而不板结,对水分的通透性和排水性较高,土壤大多呈酸性反应。

西藏产区

那曲地区土壤复杂,共有12个土类29个亚类98个土属106个土种。冬虫夏草及其寄主主要生活在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壤,草毡层较为发育,其下的腐殖层较厚,有机质组成相对简单,测试结果表明有机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与我国东北、内蒙古等地的自然土壤有明显的区别。

高山草甸土:土壤草毡层最为发育,厚7-20cm,有机质含量12.4%,色暗棕,根系交织穿插,极具弹性;其下为腐殖层,15-35cm,有机含量5%-8%;母质层出现在30-50cm以下,色淡,多砾。土壤剖面特征:剖面采挖海拔4900m深切高山坡地,坡度40℃。残坡积砂板岩。植被以小蒿草、苔草为主,盖度80%。0-6cm为暗灰棕黏壤土,屑粒状、紧实,大量根系盘结,多孔隙,无石灰反应;21-26cm为灰棕色,多砾黏壤土、屑粒状、块状、少孔隙、紧实、少根,有冻结现象;26-55cm为灰色,板岩分化的碎砾石层、无结构、少孔隙,根系极少,无石灰反应。

亚高山草甸土:土壤草毡层较发育,厚5-15cm,有机质含量8.8%-11.9%,色棕,根系层紧密,粒状结构发育;其下为腐殖层,较厚,20-40cm,有机含量4%-5%;母质层出现在30-50cm以下,色浅,多石砾。一般无石灰反应。土壤剖面特征:剖面采挖为洪积台地中下部,坡向北,坡度40℃。植被以小蒿草、委陵菜、点地梅等,盖度95%。0-5cm为灰棕色砂质土壤,屑粒结构较紧、多孔隙,根系多交织成草甸层,无石灰反应,19-20cm为灰棕黏壤土、块状结构紧实,中量孔隙,多根系,无石灰反应;20-26cm为灰褐色,中砾质砂壤土、片状结构、较松、多孔隙、有胶膜、少根系,无石灰反应;26-50cm为浅灰色,砾石土,较紧实、无结构、根极少,少孔隙,无石灰反应。

四川产区

高山灌丛草甸带的土壤质地普遍疏松、粗糙,砾石和砂粒等新生体含量多,黏粒含量低,硅铝和硅铝铁率较高,特别是铁元素高达(3500-5100)×10-6。草根盘结层10cm左右。下面介绍四川康定冬虫夏草产区土壤情况。

高原草甸土壤:在高原草甸土壤中,草根盘结层发达而紧密,常超过20cm,气候严寒,植物残存物不易腐熟。草甸土壤发育最低,多为石砾或粉粒状小块,或者为碎屑结构,质地为砂壤或轻壤土。由于气候寒冷,植物矮小,是目前冬虫夏草主要产地的土壤之一。

山地草甸土壤:山地草甸土一般分布在海拔较高处,该地域气候严寒,灌丛零星稀散,植物通常矮小,地表层常常有薄层凋谢物,热量条件较差。草根盘结,腐殖化程度较低,但土层却相对较厚,土壤为黄壤或棕壤,腐殖质层暗褐色,土壤质地较轻至中壤土。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这类土壤也适宜冬虫夏草真菌的生长发育,但产量一般,冬虫夏草的分布也不甚集中。

高山草甸土壤:高山草甸土是指由于生长在该地域的森林植被破坏后,因生态变化以及放牧等人为影响而出现的灌丛草甸土。该土壤有较好的热量条件,植被生长繁茂,根系较深,有机质残体被熟化的程度较高。土壤呈酸性反应,但亦有钙质存在的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的土壤。在这类土壤上,一般也有冬虫夏草分布,但除个别小环境条件特殊情况外,总地来说产量稀少。

云南产区

在滇西北冬虫夏草产区,土壤呈明显垂直分布谱:海拔3400m以下为河谷褐红壤,海拔3500-3900m之间为暗棕壤土,海拔3900-4200m之间为高山寒漠土(包括流石滩土),海拔5000m以上为永久冰川和裸石岩。由于经纬度不同,每座山系的土壤类型上下限会有些变动,但土壤类型的分布顺序是相同的。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在高山草甸土中分布最多,高山寒漠土次之,再次为高山棕色针叶林土。其他类型土壤未发现有分布。


标签:冬虫夏草 土壤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