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面临经济诱惑和生态保护两难抉择
东部农业区农民向记者展示在山上采挖到的虫草。像他手中这根虫草,在西宁市场上可以卖到40至50元。
一面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一面是珍贵资源的锐减;一面是经济效益带来的疯狂采挖,一面是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青藏高原上这种名为冬虫夏草的珍稀物种,始终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热点话题。
价格较30年前上涨千倍
冬虫夏草,又名夏草冬虫、冬虫草,简称虫草,是中国青藏高原独有的名贵野生药材。地面上看它像一棵草,挖出来它的根却是一条虫,形如春蚕,有头有口,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棕红色点状突起。全身有 20 - 30 个横生环节,腹部还有 8 对生足。冬虫夏草实际上不是草,它是一种昆虫与寄生真菌的结合体。虫是鳞翅目虫草蝙蝠蛾幼虫受寄生真菌感染而死亡的尸体,因幼虫冬天生活在冻土中,故称冬虫。草是寄生虫子头上的虫草真菌子座,形似草。因夏天出土,故称夏草。冬春夏草长成的完整过程需十四年左右,冬虫夏草主产地是青海和西藏,青海产量尤高。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有少量分布,一般生长早海拔 3600 米 - 5000 米的高山草甸和灌木从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滋补热"、虫草资源锐减、市场炒作使虫草价格不断上扬。目前,青海等原产地的售价与30年前比较已经上涨千倍以上。记者近日市场调查发现,在原产地之一的青海,目前500克中等虫草(1500根)均价在60000元左右。在西宁经营虫草的白经理告诉记者,20世纪 70年代,虫草的国家收购价每千克为21元。1990年以后,价格开始走高。尤其是2006年12月份以来,虫草的价格涨了三四成,短短一个月就涨了1万多元,价格较30年前上涨千倍。目前,仅西宁市经营冬虫夏草的专卖店就有几百家。
经济诱惑带来疯狂采挖
虫草是青海的一大自然资源,采挖虫草也已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但由于虫草资源地政府和群众受经济利益驱动,重采挖、轻管理,对采挖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致使一些虫草资源地采挖人员过量,造成乱采滥挖,破坏草原生态,甚至为采挖虫草而引发了各种矛盾纠纷,影响了地区的社会稳定。
据粗略统计,在每年虫草采挖期间,在"三江源"腹地的玉树和果洛州就有大约10万以上的外来人口涌入。尽管地方政府都发了虫草禁采令,严格控制外来人口采挖,并在主要路段设置关卡进行检查拦截,交通部门也对客运单位进行载客限制,但仍然无法阻挡采挖者疯狂的采挖之路。
在虫草采挖者中间不乏一夜暴富的故事。家住青海东部农业区的尕杨告诉记者,2004年,他曾经在一个月时间挖了6000多根虫草,按当时不算高的价格,他也卖了5万多钱。他遗憾地说,如果按今年的价格,少说也有10万啊。相对于年均收入在两三千元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农民,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农环委有关人士指出,经过在果洛、玉树等虫草主产区进行现场勘测,发现人们每挖一条虫草至少要毁掉0.3平方米草山,如果平均按每公斤3000条和全省年产量70吨计算,青海每年因此损毁的草山达10万亩。而专门研究虫草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姚一建研究员等人认为,以采挖冬虫夏草每个坑多少平方米来计算对草场破坏的面积,是不可取的,也是很机械、很片面的。如果按这种方法计算采挖冬虫夏草对草原的破坏,青海早已经是一片荒漠。但这并不是说采挖冬虫夏草对生态没有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人们对草场的踩踏、挖壕沟、扎帐篷、采伐灌木和固沙植物做燃料、以及生活垃圾污染方面。
如何在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中平衡
不说冬虫夏草巨大的经济价值,单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层面上,允许采挖虫草与否已经是个说多少遍都不陈旧的话题。据果洛、玉树草原上的一些群众说,如果长出的冬虫夏草全部都不采挖,而任其长成"荒草",此间会白白"肥"了老鼠。他们发现,没人挖冬虫夏草的地域,鼠害就会相对严重;他们据此推测:老鼠被冬虫夏草滋阴壮阳后,繁殖能力会特别强,会生育出更多的"儿女"。虫草家乡的人这一说法,至今没人能够否定。但对采挖虫草必然要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很多人认为是片面的。他们认为只要采挖得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员、工具及生活燃料的控制和规范,采挖冬虫夏草不会有人们所说那样对生态环境有太大的影响。记者认为,在虫草采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采集,永续利用的原则,编制虫草资源保护规划和年度采集计划,严格制定实行虫草采集证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虫草资源的采集权,因地制宜制定虫草采集管理方案,并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虫草采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
相关内容
标签:冬虫夏草 生态 经济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