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植物园“冬虫夏草人工规模化生产”取得进展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近日对“冬虫夏草人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初步形成了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海拔4200~5200米之间的一种中国特有珍稀药用生物,它是鳞翅目中蝙蝠蛾属Hepialus幼虫被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寄生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与野生人参、鹿茸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贵中药材。但是,人参、鹿茸已经能人工大规模生产繁殖,“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冬虫夏草的形成机制尚未研究成熟,目前还不能对其进行人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出售品全部采自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因此价格非常昂贵 --目前最高价格已达48万元/千克,超过人参、鹿茸价格数十倍,超过等量的黄金价格。随着真品数量的减少,假冒、乃至有毒的冬虫夏草充斥市场。

受商业炒作驱动及市场非理性消费影响,我国“虫草热”已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生态循环怪圈,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虫草产地均为亚洲主要江河的水源发源地,水源地草甸生态恶化后,旱季水源会逐年减少,雨季则无法保持水分,一下大雨就暴发山洪和泥石流,危及虫草产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GMS的生态安全和当地群众生活。若不采取有力措施终结这一恶性循环,不出10年,这种宝贵资源将被耗尽。同时,产区进一步恶化的生态环境,将演变为一系列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

版纳园杨大荣研究员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在青藏高原开展冬虫夏草考察研究,初步掌握了虫草的生物生态学习性。虫草在野外的一生需要经过寄主昆虫蝙蝠蛾成虫期(约4~12天)、虫卵期(约45~72天)、幼虫期(约680~940天)、蛹期(约42~58天),一共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在蝙蝠蛾幼虫4~5龄后期(幼虫生长2年左右)才会被该地区分布的中华虫草菌(我国特有真菌)寄生,菌孢子在每年的8月感染幼虫,9月菌丝体侵入幼虫体内,10月份幼虫感染后形成僵虫,11月僵虫头部长出约1~2毫米的子实体后,开始越冬(即“冬虫”),至次年4月末5月初,雪山冰雪融化,温度和湿度上升,子实体长出地表(即“夏草”),6月初是药用冬虫夏草采挖最佳季节。整个生长周期持续时间教长。

2006年以来,经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青藏高原濒危真菌-冬虫夏草的形成机制”的支持,版纳园在“冬虫夏草人工规模化生产”工作中已有所突破,相关研究组已探索出在室内饲养蝠蛾昆虫的关键技术方法,并成功在室内规模化饲养出各虫态。部分饲养出的虫源放归自然能形成传代种群,为冬虫夏草资源恢复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构建了蝙蝠蛾幼虫cDNA文库,并从蝠蛾幼虫体内分离出一批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防御素、抗菌肽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揭示了冬虫夏草部分药用价值及机理;探明了中华虫草菌最佳感染时期,研究出切实可行的人工感染蝠蛾幼虫的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冬虫夏草和寄主昆虫二十多年来资源变化规律,确定其分布范围,明确了两者专一性寄生关系,并提出了冬虫夏草和寄主虫草蝙蝠资源保护和合理应用的对策。通过此项目还发表论文20余篇,向政府机关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3项,获得专利6项。


标签:冬虫夏草 植物园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