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药书中关于虫草的文献

1615 年,明朝内府大御医、着名医学家龚廷贤的《寿世保元》药性歌四百味中:“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虚劳咯血,阳痿遗精”。

1694年,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

《本草二经》记载:“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1757年,清朝吴仪洛《本草从新》:异名,《黔囊》称冬虫夏草,《本草问答》称虫草,甘肃:冬虫草。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肾经。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治膈症皆良。……保肺气,实腠理,补肾益精。主治:肺虚咳喘,痨嗽,痰血,自汗,盗汗,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市)所产者最佳,云南、贵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至冬则复化为虫。又引绍兴人平菜仲语云:“其尊人曾任云南丽江府中甸司马,其地出冬虫夏草,其草冬为虫,一交春,虫蜕而飞去,土人知之,其取也有期,过期无用也。”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冬虫夏草的生活史的感性、粗糙的描述。

清代药学名着《药性考》(原名《太医院手记》):“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粤中鸦片丸,用夏草冬虫合鸦片、人参合成,乃房中药也。此草性更能兴阳,则入肾可知。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嗽,治膈症皆良。”

张子润:“夏草冬虫,若取其夏草服之,能绝孕无子。”

1765年,清朝医药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治膈症,蛊胀,病后虚损。

“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功与人参、鹿茸同,但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

“冬虫夏草性温暖,补精益髓,此物保肺气。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以番红花同藏则不蛀;与雄鸭同煮食,宜老人……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跌六足,腹以上绝类蚕。羌俗采为上药,功与人参同。” 赵学敏述道:“物之变化,必由阴阳相辅而成,阴静阳动,至理也。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谓一明一阳,互为其根。如无情化有情,乃阴乘阳气;有情化无情,乃阳乘阴气。故皆一变而不返本形--夏草冬虫,乃感阴阳二气而生,夏至一阴生,故静而为草,冬至一阳生。故动而为虫。辗转循运,非若腐草为萤、陈麦化蝶,感湿热之气者可比。”

“潘友新云治膈症。”

“周兼士:性温,治盅胀,近日种子丹用之。”

《本草再新》:“有小毒,入肺、肾二经。”

《柑园小识》:“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

《本草用法研究》:此物一虫一草,一热一寒。夏草性寒,单用令妇女绝孕无子;冬虫性热,壮命火,益精髓,补肺肾,实腠理(读音同凑,意:肌肉的纹理)。两者同用则甘,无毒,养肺益阴,化痰,益气,止血,治劳嗽膈症,诸虚百损。

《本草正义》:入房中药用……此物补肾,乃兴阳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易于虚热,能治蛊胀者, 亦脾肾之虚寒也。……赵氏引诸家之说极多,皆言其兴阳温肾……”

《重庆堂随笔》:“冬虫夏草,具温和平补之性,为虚疟、虚痞(腹内结病)、虚胀、虚痛之圣药,攻胜九香虫。凡阴虚阳亢而为喘逆痰嗽者,投之悉效,不但调经种子有专能也。”

《四川通志》:明谓之温暖,其说其是,又称其补精益髓,则盛言其功效耳,不尽可凭也。此物补肾,乃兴阳之作用,宜于真寒,而不宜于虚热。

《柳崖外编》:和鸭肉炖食之,大补。《四川通志》:明谓之温暖,其说甚是,又称其补精益髓,则盛言其功效耳,不尽可凭也。


标签:医药 文献 虫草 古代

声明:
1、藏红花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医学相关、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本站部分图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仅为分享知识,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谢谢!